个人数据保护法

2024-01-31 17:20   SPDC科技洞察   

个人数据保护法

一、立法目的

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数据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,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。个人数据是指能够识别特定个人身份的信息,如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份证号码、联系方式等。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严重,因此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。

二、适用范围

个人数据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、删除等涉及个人数据的行为。无论个人数据是否涉及跨境传输,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上述行为,均适用本法。对于涉及国家秘密、商业秘密、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形的个人数据,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三、数据主体权利

数据主体是个人数据的权利所有人,其享有的权利包括:知情权、同意权、查阅权、复制权、更正权、删除权等。数据主体有权知道个人数据的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等情况,并有权对个人数据进行查阅、复制、更正和删除。数据主体在行使权利时,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,不得危害国家安全、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。

四、数据控制者义务

数据控制者是指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个人数据的组织或个人。数据控制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,保障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,履行以下义务:

1. 告知义务:在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个人数据前,应当告知数据主体有关个人数据的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等情况,并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。

2. 安全保障义务: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,保障个人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,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。

3. 限制利用义务:不得滥用个人数据,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,对个人数据进行利用。

4. 记录留存义务:应当记录个人数据的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等情况,并留存不少于两年。

五、数据安全保障

为了保障个人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,个人数据保护法规定了以下措施:

1. 加密技术:对个人数据进行加密处理,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

2. 访问控制:对访问个人数据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,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个人数据。

3. 数据备份:定期对个人数据进行备份,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。

4. 安全审计:定期对个人数据的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存储、流通、提供等情况进行安全审计,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。

5. 法律责任: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,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六、数据跨境传输

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个人数据的跨境传输变得越来越普遍。为了保障个人数据的合法权益和安全,个人数据保护法规定了以下措施:

1. 出境数据:对于涉及出境的个人数据,应当进行安全评估,确保出境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未经安全评估或未通过安全评估的数据不得出境。

2. 入境数据:对于涉及入境的个人数据,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,确保入境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。未通过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的数据不得入境。

3. 数据存储:对于涉及跨境传输的个人数据,应当在境内存储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。未经法定主管部门批准的数据不得在境内存储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。

相关阅读